第442章 跟倭国有关的消息-《扶乱唐》
第(2/3)页
李倓当着张明月和凤弈的面说出来这么一句话,其实其中自然是有着寓意的,李倓早在没有孩子的时候就跟她们俩侧面表达过自己的一些想法。
因为李倓自己本身就不是李亨的长子,李豫才是,自己之所以能当上这个皇帝,也并非是自己决定的,更不是从李豫的手里面把位置抢过来的,而是李亨和李隆基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开了窍了,选择了让李倓继承大唐的皇位。
这其中的道理张明月自然是明白的,那就是不管你是是不是皇帝的长子,要是没有能耐的话,皇位跟你一定是没关系的。
当然,要是李倓终其一生就这么一个儿子,那肯定不管怎么着也得是他了,所以李倓并没有给他赐一个十分霸气的名字,而是中规中矩的来了一个,他相信等到这个孩子懂事了之后张明月也是会告知他这个名字中的含义的。
“陛下,当初你登基之时,因为大唐尚未平定尔没有确定年号,这在我大唐的历史上本就不多见,如今不管是回纥还是吐蕃都已经不会对大唐构成什么威胁了,陇右道也已经全部被我大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了,再加上这小皇子的出生,年号的事,也该定下来了吧!”
张明月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李倓了,按照后世的纪年法来算,现在已然是到了公元764年了,自己登基称帝也已然过了有一年的时间,但是年号还一直未定,这的确是个不太寻常的事。
本来李倓登基的时候礼部就曾经就年号的事儿询问过李倓,只不过他们拿出来的那几个年号都不怎么和李倓的心意,再加上当时李倓的注意力压根就不在这些事儿上面,所以他就随口说等到自己让大唐真正的实现了大一统的时候再说年号的事儿。
皇帝都这么说了,底下的人自然也不敢多说,所以这个事儿就一直到了现在。
的确,按照张明月的说法,趁着凯旋的热乎劲还没过,也趁着李倓喜得皇子的喜庆劲儿,把年号定下来对于整个大唐都是一件好事。
“好!既然如此,朕在明日的朝堂上就把这年号给一遭定下来,这年号……就叫千禧吧!”
张明月和凤弈对视了一眼,显然是都觉得这个年号李倓定的稍微有点草率了,不过李倓就是这么个性格,说出口的东西,显然就已经是不能更改的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