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叛军的变化-《扶乱唐》


    第(2/3)页

    要说这些人里面对于这件事最是热切的,自然就是史朝义了,史思明怎么说也已经五十几岁了,就算是成功了,也享受不了几年的生活,而剩下的基业不都是他的吗?

    在自己的儿子和麾下将领的撺掇之下,史思明的确是对于自立门户有点动心了,于是在安庆绪战败到了相州,并且派遣李归仁回来求援的时候,史思明并没有选择出兵相州,而是直接把李归仁留在了范阳。

    李归仁当然是好汉不吃眼前亏了,他当时就已经明白了安庆绪的处境,但是更明白自己的处境,只能对史思明表明了自己的心思,之后在范阳安心的待了下来。

    本来史思明还以为让安庆绪在相州躲避一段时间,也好让自己下一下决心,却没想到大唐的兵马直接到了相州并且把安庆绪给击溃了。

    史思明是一直关注着相州的局势的,他完全没想到之前跟自己在太原府一战之后手里面应该并没有多少人马了的李光弼竟然会联合兵力同样并不强大的李倓攻打太原府。

    史思明对于睢阳和两京之战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所以在他的心里这几次战斗的主导者应该还是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两人,李倓在这其中也不过就是一个配角罢了。

    听闻张通儒被擒,叛军一下子损失了两万多人马,史思明当时就知道,安庆绪和严庄在的坚持不住了的时候往范阳跑是早晚的事。

    这是一个让史思明十分头疼的问题,毕竟之前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安禄山的部将罢了,安禄山在大燕称帝,他是支持的,现在人家大燕的皇帝是安禄山的亲儿子,这件事在面上看是一丁点毛病都没有的,所以他也没啥反对这件事的理由。

    在确定了安庆绪和严庄已经带着仅剩下的两万人马往回跑的时候,史朝义也是在对自己的父亲进行着最后的劝说。

    “父亲,之前你既然已经将李归仁扣在了范阳,又没有出兵去救援他们,你倒是想一想,一旦安庆绪回到范阳之后顺利的坐稳了我大燕皇帝之位,会对你我如何?”

    史思明之前在摇摆中的确也是作出了一些个对于安庆绪见死不救的事来,他明白,自己的儿子说的倒是没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