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游历楚国(1/2)-《始皇帝》


    第(2/3)页

      张良避开现实,直说未来,说重创秦军与复国的逻辑。

      重创秦国,楚国可能复国;

      没有重创秦国,楚国很难复国。

      心灵鸡汤,未必口味好,却是能忽悠人。

      能让失望的人,多了一丝希望。

      项燕听着,下意识的相信了。

      接着,项燕询问着,张良回答着。

      张良本就是极为聪明之人,在洛阳学宫诸多学子当中,考取第一,可见其才略。又是到了齐国的稷下学宫学习,接触着天下的的诸多信息,可能在真才实干不行,可眼光和格局上却是很出色。

      随着谈论的深入,项燕的神情在变化,彼此越发的深入。

      从秦国的外交,军事,战略,君王才能,内部格局,派系争斗,律法改变,战略攻伐等等,很多侯谍无法获得的信息,在张良这里寻找到了答案。

      项燕思索着,回味着这些信息,对于秦国更加的深刻。

      到了夜晚的时刻,直接摆下宴席,宴请张良。

      到了晚上的时刻,更是同床而眠。

      项伯见到这一幕,也是心中欢喜着。

      项家一脉,被楚王册封在项成,已经发展了一段的时间。

      项伯,不是项燕的儿子,而是远方的侄儿,快要出五服。

    
  在项家一脉当中,项伯的存在感很低。

      可是借助着张良,抬升自己的地位,不由的欣喜不已。..

      在项城停留几天后,张良告辞而去。

      继续南下而去,顺着水道。

      沿路之上,观察着楚国的山水变化,民众状况,民俗民风,耕地情况等。

      楚国,与齐国,秦国等大不一样。

      感觉就是落后。

      在赵国,魏国,韩国,齐国,秦国等皆是采用牛耕技术,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

      可在楚国,却依旧是刀耕火种,种植方式极为落后。

      张良看着,微微皱眉,问着旁边的向导:“为何这些楚人,不用牛耕,为何不用垄作法,用着间作法,为何还是刀耕火种?”

      向导不解道:“刀耕火种不好吗?”

      张良说道:“自然不好了。若是用牛耕,用着先进的农业技术,每亩地可产出两石五粟米;可用着刀耕火种,每亩地能产出一石米,就是顶级了。”

      向导说道:“齐国,赵国等地,皆是种植粟米,粟米的产量低,每亩上天也仅仅是两石五而已,若是遭遇水旱灾害,粮食还会减产。可楚国,却是种植稻米为主。只要是修建水渠,将水掩过去就可以,不必担心水灾。每年的产量为两石多。”

      “魏国地少人多,民众耕地少,每户人家只有二三亩耕地,耕地数量不足,需要精耕细作,增加粟米产量,每年过得极为艰辛;可楚地却是人少地多,每户人家至少有百亩耕地,不需要精耕细作,春天的时刻,大火一烧化为草木灰,可以用来肥田。接着,挖下坑将稻米种子播放进去,自然生长就可以了。”

      “到了秋天的,就可以收获稻米,满足一家的收获,可以吃饱肚子。既然刀耕火种,就可吃饱肚子,为何要用牛耕,受苦受累。”

      张良能言善辩,可听着这些,也是哑口无言。

      说的好有道理。

      接着,又是到了一个楚国黔首的家中,结果黔首送上稻米,野菜,还有打下的鱼。

      食物谈不上多么丰盛,华美,却是温饱有余。

      张良询问着,黔首回答着。

      心中的疑惑,渐渐的有了答案。

      最为强大的国家,必然是秦国;可最为富裕的国家,必然是齐国;可民众过得最好的国家,必然是楚国。

      秦国的民众,不是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种地是为了打仗,在秦国种地若是粮食产量不及格,会受到严惩,在秦国生活的民众就是牛马,终生劳碌,不得有丝毫的解脱;

      齐国实行黄老政策,修生养息,可缺少对贵族的打压,又是重视商业,导致财富大量集中向权贵,民众越发的苦逼,贫富差距巨大,民众生活颇为艰辛而劳碌。

      可在楚国地广人稀,楚人人均耕地多,只要稍微劳动一些,就能实现温饱。

      在楚国,为何农耕发展不起来,因为不需要。

      很多楚人,只是简单的刀耕火种,挖坑埋下稻米种子,引来水渠浇灌,就能活得大丰收,技能吃饱饭;为何要劳心劳力的搞牛耕,不说一匹牛花费多少钱,就是用牛耕很是劳累。

      这几年,楚国和平为主,休养生息,不打仗。

      既然不打仗,也没有必要征收高昂税收,楚国民众的赋税比较低,自然能过上好日子。

      一路行走着,边走边询问,张良不断的比较着。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变得就是周礼之法。

      很多在变法的过程当中,直接抛弃周礼的种种束缚,走出全新的道路。

      秦国走着耕战的道路,一边发展农业,种地产粮食,一边对外开战,掠夺耕地。

      将这些耕地,赏赐给有功的士卒,这些士卒得到耕地佛,种地更为积极,产下的粮食用来打仗。

      就这样,耕地和打仗彼此之间,形成完美的闭环。

      齐国等也是发展农业,可因为耕地数量的不足,耕地的贫瘠,重点发展商业,利用商业利润,用来支持作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