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天命在大秦(求订阅)-《始皇帝》
第(2/3)页
“秦王政信奉儒家之言,秦王政是可以教化的,进而秦国民众也是可以教化的!”
学生道:“可秦人又是灭我国土,杀我民众!”
邹露道:“昔日,我们脚下的土地,正是东夷饶土地,可姜太公教化一切,到了现在,还能分出周人,殷商人、东夷人吗?大家皆是有相同的名字,齐人。当初的时刻还有晋人,可三家分晋之后,只有赵人,魏人,韩人,却是再无晋人!”
“现在,还有赵人,楚人,燕人,韩人、齐人,秦人,卫热,可在百年后,只有一个秦人了。人要向未来看,要顺应时代,而不是抗拒开始变化,若是执迷不悟,会被时代遗弃。”
又是一个学生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是仁义吗?”
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邹露点头道:“他们的品行高超,我也是敬佩。试问尔等,可愿抛弃华丽的马车,舍弃锦衣玉食,舍弃肉食,隐居在山野当汁…你们可愿意?”
诸多的学生听着,皆是哑口无言。
能到稷下学宫读书的,都是贵族出生,最差也是没落的贵族,出生地位在很多庶民之上。
让他们端坐在高台之上,穿着锦绣衣裳,有着美人陪伴,有着华美的马车,有着美味食物,开口骂骂大秦可以;
让他们舍弃锦衣玉食,舍弃华美的住宅,舍弃美人美食,如庶民一般下地干活,穿着破旧的麻布衣裳,只为了反秦却是万万不可。
看着诸多学生的样子,邹露很是失望。
就在这一刻,一个门客走进来,道:“秦国右丞相,文信侯,仲父吕不韦,邀请邹露夫子入洛阳!”
着,递过请柬。
邹露接过请柬,仔细看着,道:“好!”
“夫子,你可是要入秦!”
学生道:“大王有恩于你,伱为何要入秦?”
邹露笑道:“君王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君王。昔日荀况入秦,无功而返,可我打算入秦国,教化民众!”
着,向前走去。
一些学生陆续跟随而去。
不久只之后,马车在响动,走邹露离开齐国。
齐王得知消息后,沉默无言。
也没有前去拦截。
……
马车进入东郡,进入三川郡,到了洛阳城。
邹露微微激动。
在孔子时代,儒家就是希望君王接受他们的理念,儒家的根本在于礼乐,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维护秩序。
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是遵守秩序,那也就是下太平了。
可在宣传这些的时刻,又是添加了仁,和有教无类。
可问题上是,有教无类之下,教育下移,必然导致贵族阶层的瓦解,进一步加快秩序的崩溃。
孔子的目的是维护周礼,维护秩序,可在实际行动中,却是亲手瓦解了他所谓的周礼。
到了后来,孟子,荀子等游历各国,都是为劝君王用儒家之法,来治理国家。
结果他们都是失败了,可儒家的思想却是传播到下各处,成为显学。
下各地皆是儒生,儒生的数量多而广。
就连偏激的韩非,也只能儒家不适合,而不能儒家不好。
儒家与齐国,楚国是精神共鸣的,在这个两个国家也是传播极为广阔,儒家真诚的希望齐国能统一下,实在不行,楚国一统下也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