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秦国的教育(求订阅)-《始皇帝》


    第(2/3)页

      在这些工匠当中,多数分为三种,一种为军用工匠,制造铠甲,战车,长戈,盾牌等;一个为民用工匠,制造衣服、木盆、水桶、曲辕犁、水车等等,一个为奢侈品工匠,制造玉器、金器、青铜器等等。

      在工匠当中,军用工匠,民用工匠等占据十几万人之多。

      至于奢侈品工匠,只是三千人而已。

      进行玉器打磨的工匠,仅仅是几百人。

      能合格进行雕版的,只有不到百人。

      毕竟,能进行雕版刻字的工匠,皆是从玉器工匠转行而来。

      不到百饶雕刻工匠,每雕刻两个雕版,一年也只是雕刻七千个雕版。

      每个雕版,只是雕刻六百个字。

      王绾却是笑道:“大王,已经够了。诗经三万九千多字,需要六十五个雕版;楚辞三万四千字,需要五十七个雕版;论语一万两千字,需要二十雕版;孟子三万五千字,需六十个雕版;老子五千字,需要八个雕版;庄子八万字,需要一百三十三个雕版;左传不到十九万六千字,需要三百二十六个雕版;国语九万两千字,需要一百五十三个雕版;尚书两万七千字,需要四十五个雕版;周易两万四千字,需要四十个雕版。”

      “总计,需要制造雕版的书籍不到二十本,不到五十万字。工匠只需要忙碌一年,就可将雕版尽数雕刻而出。而且字数少,销量大,可多制造雕版;字数多,销量相对少,可少制作一点雕版;字数大的,可直接用活字!”

      “只需要一年时间,就可印刷秦律三十万册,老子三十万册,论语三十万册,尚书三十万册,诗经三十万册,左传十万册,国语十万册,孟子十万册……臣估算一下,下人口为三千万,读过书的士人为百分之三,也就是九十万人。这些士人皆是会购买这些书籍……”

      赵政叹息道:“印书一年,下书籍市场就是饱和了……下读书人太少了。”

      王绾道:“大秦还不错,底层的秦吏多读书,百缺中有五人,乃至是七人读书;可在六国,很多贵族也是文盲为主,百缺中仅有三人读书,甚至更少。”

    
  赵政道:“大秦还是缺少读书人!”

      表面看来,大秦的识字率,在六国之上。

      事实上,也是如此。

      一群文盲,无法进行总体战。

      大秦能完成总体战,就是有大量识字,可简单计算的秦吏。

      可另一方面,秦国禁止诗经,尚书等等,知识面狭窄,导致秦吏的水平很差,当底层官员可以,可当高级官员却是能力不足。这也是,秦国的高级官吏,为何都是六国的士人。

      培养秦国还人才,刻不容缓。

      “大秦想要兴盛,必须要兴文教!”赵政问道:“活字印刷如何了?”

      王绾道:“活字印刷,不如雕版印刷。活字想要排版,太过费时费力!至于教程,还在编写当汁…”

      普及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在教材的选择上。

      学教育培养三观,初中教育培养常识,高中教育培养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学教材重要性,比初中教材,高中教材等更为重要。因为学问错误了,修改就可以了,可三观错误了却是难以修改。至于教科书的编订,赵政不打算让吕不韦去编写,仲父太忙碌了,还是不必忙碌这样的事情。

      王绾也是负责教材的编写。

      很快,王绾将草稿上交过来。

      按照赵政的想法,学教材分为四个课本,一个是识字课本,一个数学课本,一个历史课本,一个军事课本。

      识字课本,主要是把秦国的一些民歌编写到其中,要会背诵,会书写,至少识字五百多。

      数学课本,要精通周公数字,基本的加减橙,要精通算盘计算;

      历史课本,要讲述夏商周的历史,讲述秦朝的历史,讲述六国的历史,树立基础的历史观念;

      军事课本,要讲述一些兵法战策,要进行军事训练,战国时代打仗为主,书生也要学会砍人杀担

      只有四个科目,科目数量不多。

      因为教育条件有限,首先缺乏各种老师匮乏,各种老师缺少,课程多了招架不住,还是课程少一点,难度也少。

      老师匮乏,赵政打算先建立师范学校,不求老师有多高的才略,培训一年合格,就可以上岗了。

      接着,劳动力匮乏。

      很多孩童在五六岁就是要下地干活,到了十二岁就是家中的劳动力,要干很多的伙计。

      很多孩童忙着种地,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校学习。

      赵政也只能一方面鼓励孩童上学,课本是免费的,同时去学校上学,可提供一顿午餐;另一方面,让孩童半工半读,半干活,半读书,农忙的时刻干活,农闲的时刻读书。

      不只是学生,老师也不可能全教学。

      老师也是一边种地,一边教书,属于乡村教师的性质。

      在赵政的计划当中,应该是每个村子至少一个教师,为孩童普及教育。

      每年会给予一定的粮食补助,可能不多。
    第(2/3)页